当前位置:首页 > > 技术转化 >
30/052013我科学家研制世界首套交通事故信息采集系统
最新发现与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王正国带领交通医学研究所的尹志勇攻关小组,研制出世界首套交通事故现场信息快速采集系统。该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有望取代传统的信息采集和分析模式。近日在德国召开的国际交通医学大会上,该项研究的交流论文《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在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中的运用》获大会最佳论文奖。传统的交通事故现场信息采集,通常采用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摄影测量法及人...
30/052013亚洲最大深海油气平台完成安装
最新发现与创新亚洲最大的深海油气平台——荔湾3-1气田中心平台,5月23日完成了上部组块的浮托安装。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在南海开阔海域油气平台的整体浮托安装,标志着我国深海超大型油气平台的设计、建造和安装技术能力取得历史性突破。位于珠海东南261公里处的荔湾3-1气田是国内第一个深水海上气田,2006年由中国海油与加拿大哈斯基能源公司共同勘探发现,水深约1500米。整个项目由1座中心平台、7座水下生产...
30/052013我学者发现DNA守护者及表观遗传载体更新机制
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邱小波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乙酰化,而不是泛素化,介导了组蛋白通过特异的蛋白酶体降解。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著名期刊《细胞》上。该发现修正了科学界关于体细胞组蛋白不降解的论点,将开辟关于乙酰化介导蛋白质降解研究的新领域。科学界一直认为,作为DNA的守护者及表观遗传信息载体的组蛋白不会降解。然而,邱小波团队通过实验发现,在精子发生和体细胞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组...
30/052013起源于中国华东地区家禽或野鸟
最新发现与创新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青年教师熊成龙、张志杰等,以先进的生物信息学为手段,对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进行研究和分析,首次发现该病毒的两个最重要蛋白HA和NA,并非如此前中外专家认为的“分别来源于中国和韩国禽类”,而是起源于中国华东地区的家禽或野鸟。近日相关论文已在线发表在国际传染病领域著名期刊美国《临床感染病》杂志。今年年初起,我国多地陆续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对于该病毒的起源,中...
30/052013“绿色治疗”对癌细胞“百发百中”
最新发现与创新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传统手段,患者不得不忍受脱发、免疫力下降、疼痛等痛苦。有没有一种新方法能在有效治疗的同时减少患者痛楚?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治疗超声大会上,来自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陈亚珠院士首次系统提出了多模式相控聚焦超声技术,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据悉,依靠超声治疗技术,肿瘤患者不必再进行放疗、化疗,就可实现无创伤、安全、副作用小的...
30/052013我国主导的视频编码标准将颁为国际标准
最新发现与创新记者在北京大学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悉,我国主导制定的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AudioandVideocodingStandard),已经由电子信息领域最知名的学术组织IEEE批准,将于今年6月颁布为编号1857的IEEE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实现了从跟踪国际到自主制定再到国际推广的连续跨越。“视频编码又称视频压缩,是将巨大的视频数据进行大比例压缩从而实现高效...
30/052013天津率先实现碳纳米管触控屏产业化
最新发现与创新记者日前在天津开发区了解到,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结合,成功的实现了全球首个碳纳米管触控屏的产业化,目前已生产碳纳米管触控屏700万片,月产规模达到150万片,成功的为华为、酷派、中兴等手机配套。上世纪九十年代碳纳米管的发现,让世界掀起了一股碳纳米管研究热。由于技术和工艺的复杂性这一技术至今绝大部分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范守善告诉记者,碳纳米管技术是目前...
30/052013中国第三代核电“大动脉”自主研制
最新发现与创新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核电ACP1000的锻造主管道,5月17日在山东烟台通过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以叶奇蓁院士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ACP1000锻造主管道在材料和生产工艺上均实现突破,主要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试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了ACP1000锻造主管道全部技术。主管道是核电站八大关键设备之一,被称作核电站的“大动脉”。与二代核电站...